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新教育》杂志 >
抓住区域整体推进新教改 不断深化的关键环节 文/
时间:2024-01-26   来源:《新教育》杂志   作者:徐光华 王明利  点击: 次
       课程是为学校描绘的育人蓝图,教学是学校实现育人蓝图的基本途径,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课程改革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教育愿景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深刻影响‘教’与‘学’的变革。”因此,任何课改的真正落地必须抓住“教改”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改变学科教育生态、创新学科育人方式,最终实现新课程的美好愿景。

         为此,在以“育人为本、素养导向”为核心理念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程”)颁布实施一年之际,教育部于2023年5月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深化行动方案》),发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总动员令(简称“新教改”),其主要宗旨就在于推动以“育人为本、素养导向”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育人蓝图的更好转化落地,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基层教师研培机构是新课程的“孵化与转换中心”,基层专业研培人员是教师发展的“引路人”。为此,我们认真落实《深化行动方案》关于“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推进教研方式创新,不断提升教研员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的要求,针对本市教师“两多一难”(即农村教师多,新上岗教师多,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偏向、难以胜任新教改要求等深层次问题)的实际,抓住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学校新教改,区域整体推进新课程落地,努力使新课程描绘的育人蓝图变成丰硕的育人成果。
 
一、强化基层研培赋能,打造素养型教师队伍
 
        基层研培是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新课程有效落地的关键保障;而引领教师参与研培特别是持续性校本研培、区域研修共同体活动,是助推教师全员专业成长与适应新教改需要的必由之路。为不断深化学校新教改、区域整体推进新课程落地,我们首先强化基层研培赋能打造素养型教师队伍。
 
        因为“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养素养。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同时新课程“呼唤的新教学不是点滴和局部的创新,而是整个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即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建立真正以人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的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要把我们的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教学上就是要探寻把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机制和原理,并根据核心素养形成的规律重建育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
 
       这启示我们,要想通过新教改促进教学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根本转变,区域整体推进新课程落地,其重要前提和关键是实现学科教师自身的素养化——就是要在教师队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他们争做教育家型四有好教师,使其既有以身立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和强烈意识,更有践行新课程、实施新教改、建构新课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专业智慧、实践本领和行动自觉。
 
(一)突出“育人为本”新定位,引领教师努力攀登德能双馨专业发展的新高峰 
 
        教师既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最重要、最直接的立德树人资源;而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担当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重任的根本保障。
 
       所以,落实新课程“坚持德育为先、突出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就要求作为新课程“孵化与转换中心”的基层教师研培机构和作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引路人”的基层专业研培人员,首先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的高标准、严要求,按照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中关于“将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整体规划之中”[5]的明确规定,克服长期存在的“重师能、轻师德”的片面研培思想,注重引领教师不断攀登德能双馨专业发展的新高峰,帮助他们全面增强以身立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内在素质。因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既是学问之师、更应是品行之师;而且“新时代要做好学问之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品性,更需要有完善的道德修养,要将德性融入于知识,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动,通过道德智慧的提高,积极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努力承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比如,我们在开展教师研培、帮助教师成长中,坚持师德为先、德能双馨的研培方向和原则,采用专题学习研讨、名师现身说法、推介教育家育人故事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持续引领教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教育家型好老师”的伟大号召和实践他对教师提出的“六要”、“四有”、“四做”、“三为”等高标准、严要求,使全体教师站在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新高度来认识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明确并坚定“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新课程的新定位和新方向,懂得并达成“只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德能双馨为专业追求,自身的专业成长才能站到更高平台上”的崭新共识与行动自觉,始终像教育家那样,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淬炼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历练启智润心、塑造灵魂的育人智慧,做新时代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真正践行者。
 
(二)落实“素养导向”新要求,促进教师加速练就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本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开展学科教育专题研培是基层研培机构和专业人员赋能教师加速学科教育专业本领成长,促进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因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表达,而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表达、新课程的“基因”、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要使它有效转化为“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学生身上充分表现出来,最终内化为他们“带得走、管终身”的素质和能力,这对教师的学科教育专业本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为此,我们落实新课程“素养导向”的新要求,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大概念教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及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质量评价等涉及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转化的新教改的重点难点问题,整体实施学科教育理念与方式变革行动,促进教师加速练就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本领,切实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岗位,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开展需求调研“问需于校、问需于师、问需于学”的基础上,以“引领全员深度改课、建构素养型新课堂”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区域整体创新学科教育研培范式和推进策略,在大力实施全市“同课异构、共同改课”工程和指导学校联盟或片区合作开展改课行动,以聚焦全员改课、推出精品课、提炼好课要素并注重迁移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新上岗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新作业设计、新考试命题、新质量评价等学科育人实践本领专项提升研培(竞赛、历练)活动,通过以赛带培、以赛促研、以赛促用等贴近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实际、实践演练性强、人员参与面广的专业实践方式,引领教师在经历“从理念到实践、再从实践去反观理念落实的不断改课并建构属于自身的素养型好课”的研培过程(历练)中,持续增长学科育人智慧,练就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功夫、新本领。
 
二、紧跟课程改革步伐,践行学科育人新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其实质就是要求新时代的学校教育要强化培根铸魂立德;而新课程闪耀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光辉和实践主张,体现了“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和基本方向。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践行先进理念,才能确保新教改的方向正确、发展健康。为此,在推进《深化行动方案》落地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指导学校和教师践行课程思政、五育融合等体现新课程核心要义的先进理念,使课程思政能指引学科教育新方向,让立德树人能成为学科教育的新常态。
 
(一)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增强课程育人意识,在新教改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
  
        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既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要求,又反映了“育人为本、素养导向”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育的内生追求和基本规律。因为,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就是指“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发掘课程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要求教师要增强课程育人、教学育人意识。
 
        比如,通过研读课标、深钻教材就不难发现,体现课程思政新理念和新方向的基本要求和案例呈现就比比皆是,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视角分析就会发现,不仅在统编三科新课程教材中有大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而且在数学、物理、生物、科学、地理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新课程教材中,也注重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重要科技成就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从小培育学生崇尚真理、科学报国等科学精神,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其关键是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善于“从各学科课程内容中发现、发掘、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元素、内涵,就如同把散落在泥沙中的珠贝捡拾起来,整理打磨,穿珍成串,让它焕发迷人光彩。”
 
      所以,通过新教改而促进新课程育人蓝图的更好转化落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抓住育人根本,自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德性缺失”的学科教学偏向,注重根据学科特性体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既要聚焦“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又要指向“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促进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根本转变,从而发挥各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自觉在新教改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加强五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教改中注重实施素质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而加强五育深度融合,既是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通过学科教育而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因为,加强五育深度融合,是指在教学中要“打破各学科对五育发展的机械分工,打破学科功能的单一性”,在学科教育中融合其他学科甚至超学科(跨学科)的育人要素,从而在发展学生本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同时增加多育发展机会,达成“一课多育、一育多课”的目标。

        可见,加强五育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在学科教育中,要自觉克服“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的学科教学偏向,注重站在全面育人、素质教育的新高度,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将“五育”视为一体,整体建构“以德为引领、以智为动力、以体为根本、以美为目标、以劳为手段”的融合教学新模式,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因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科学走向就是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五育融合教育。”
 
        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历史、语文、科学、美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可根据自身所教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联手以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语言隽永、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为探究主题(或学习任务),合力打通历史、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有机整合的通道:即分别从各自所教学科的特性和任务出发,侧重引导学生溯源历史之美、品析文学之美、探究结构之美、品鉴艺术之美,经过整合建构使学科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资源、评价等诸多要素得到重构,实现多学科、多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将学科育人融汇贯通,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落细落地。这也启示我们,指向五育深度融合的学科素质教育,需要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科特性、学习任务特点,巧妙依托学科、通过学科并在学科学习之中有机进行,使之既能凸显学科内的深度性,又能体现学科间的融通性,更能实现在实践中的渗透性,从而达成融合育人目的。    
 
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建构学科教育新范式
 
         新课程的初衷就在于直接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实现新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和时代要求,《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教学方式变革行动”这一最具关键性和挑战性的新教改的核心任务。因为,新教改的初衷同样在于通过彰显课程育人价值、整体提高育人质量,而最终达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宗旨;其关键又在于各校领导、各科教师,要围绕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并结合自身实际,对新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这必然要求我们引领学校和教师建构育人新范式。
 
(一)加强学科实践,注重主题探究,促进知行合一,努力实现育人方式的迭代升级
 
        变革育人方式既是新课程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教改的核心任务;而学科实践、主题探究、知行合一,则是超越学科的知识接受、迭代通用的综合创新型育人方式,也是实施新教改推进新课程有效落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新课程明确要求“要结合探究式学习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可采取考察、参观、调研、研讨、辩论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创设一个活动体现多个主题教育内容的主题探究方式,让学生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11]这是因为,“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形成;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就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同时,由于书本知识不能脱离学生亲身完成的实践活动过程而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发展。
 
        所以,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既要基于、依托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将书本知识还原到生活、生产的现场,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从中感悟学科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观念和文化精神,促进知识向素养的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新教改推进新课程有效落地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科学习实践活动情境,来引领学生的学科实践、主题探究、知行合一,并为学生预设充足时空、提供必要支架,以凸显其真实性、情境性、主题性、任务性、跨界性、具身性等特殊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主体参与、探究发现、深度学习、建构知识、思维碰撞、精神交流以致超越学科、综合创新的过程中,既获得“学科关键能力”的充分发展,又自然受到“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的熏陶感染。这样立足学科立场、强化实践育人、促进知行合一的真主题、真情境、真实践、真探究,才能促进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根本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增值增效。
 
       比如,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写作指导,为摒弃传统“临时出题、当堂作文”这一习以为常的封闭、快餐模式,避免出现内容空泛、虚情假意、抄袭套作、缺乏真善美与正能量等“病态”作文,增强学生真实的语用能力,发挥写作的独特育人功能。可根据该单元的内容特点(走进鲁迅)与写作要素(即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单元教学开始就将阅读与写作一起统筹谋划,并创设读写沟通、内外链接的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情境(如本单元将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请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通过多种途径、借用适合的手段做好作文的准备)。
 
       很明显,这样超前引领、开放指导、链接生活,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打破书本知识与经验世界、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的森严壁垒,使他们尽早融入课内外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进行有明确目的且充满自主、丰富生动的主题探究式作文素材积累活动。

         学生在这样经历主题探究、实践感悟、充分积累基础上的作文训练,有利于在落实写作要素、增强语用能力、写出充满正能量与真善美的作文过程中,让学生被鲁迅和像鲁迅一样的身边先进、时代楷模等优秀人物的精神光辉所照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成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核心素养与有机渗透学科育人的双赢目标。
 
(二)凸显学生主体,坚持学为中心,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动力
 
       “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和新建议。
 
      因为“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学为中心”是充分彰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改的前提条件,这正好契合了新课程核心要义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同时,由于“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所展现出的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这些素养构成了与没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的差别”;而且,教师要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引领学生亲身经历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过程。

        所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建学为中心课堂,创新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内在动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
比如,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集中学习民间故事,其单元导语“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明确提示了学习内容、价值与目标(即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并从中体会老百姓的聪明才智)。
 
        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建构学为中心课堂,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动力,教师可借助单元导语页创设“从小争当民间故事传承人”这一鲜活而真实的总的学习问题或任务情境,并分组分步推进主题化、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深度学习过程(如第一步:开启单元故事学习,学生课内学讲故事,促使学生练就读好、听懂、讲好故事的本领;第二步:拓展单元故事学习,学生课外传承故事,在真实学习问题或任务情境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利用语文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为确保学习过程的有序有效推进,教师还要根据内容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情,适时巧用情境调动、任务驱动、问题带动、支架撬动、交流互动、迁移促动等“六动”系列激学促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地产生而装上“动力引擎”,以建构真实意义上的学习中心课堂,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素养表现”与“内化生成”。
 
四、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学业质量新评价 
 
       通过实施新教改而推进新课程有效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素养型教师的支撑、课改新理念的引领、育人新范式的助力,还要有精准目标的定位和科学评价的护航。为落实《深化行动方案》部署的“推进教学评价牵引行动”,我们指导教师既注重将教学目标聚焦于核心素养、核心知识,又探索实施以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质量评价。
 
(一)聚焦核心素养,紧扣核心知识,使学科教育目标指向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基固本
 
       新教改将学科教育目标聚焦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并紧扣学科核心知识设计和实施教学,既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是通过新教改推进新课程落地、实现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基本保障。
 
        因为新课程基于学科本质所凝练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既明确了新课程的整体脉络和关键要素,又指明了新教改的总体方向和基本目标;而学科核心知识则是指新课程基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遴选出的学科大概念、主题内容(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学科方法、学科观念、学科思想)等,它们是学科知识体系的“细胞核”、是最有利于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精髓”。因此,要使学科教育目标指向为学生未来发展夯根固本,就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紧扣学科核心知识。
 
         比如,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指向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基固本”教学目标的确立。由于该单元以“解读鲁迅”为主题,其中既有鲁迅的代表性作品,又有周晔回忆鲁迅的文章,还有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并附有“阅读链接”、“鲁迅格言”等助学资源。这些内容经典、丰富且互证,为学生建构了一个立体的鲁迅探究空间,并指明了转知成智、由智生德的教学方向,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元”(结构化)思想。
 
        为体现教材意图、实现教学目标,可通过设计“聚焦核心素养、紧扣核心知识”的单元整合教学目标来定向和实施。首先要高屋建瓴、整体出发,定准教学的总方向,就是抓住单元首页的“明线”(即指向阅读和习作的单元语文要素),透过单元首页的“暗线”(即单元人文主题:“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整组视角俯瞰解读教材,以把准“双线组元”意图、明晰教学宗旨,为教学定准总目标,这样就能打开学生对鲁迅的认知空间,使教学从一开始就精准指向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整体培育。
 
         其次还要抓住特点、持续跟进,瞄准实现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善于根据总目标去深入挖掘每篇文本的核心知识与育人价值,厘清单元内部特别是课文之间的“双线”关联,找寻并落实适合的个性目标,形成既能体现“双线组元”意图又能体现课文特征、贯穿单元整体的目标系统,以确保学语文与学做人双赢目标的落细落实。
 
        这样在单元总目标的牵引下整体推进,各课时的教学实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有利于避免琐碎的课文分析、过度的人文挖掘、重复的作业训练,还能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确立目标开始就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基固本,也就是既促进学科核心知识生成为学科关键能力,又促进人文主题生长为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
 
(二)落实质量标准,瞄准素养发展,以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教育实践;新时代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已从“教育评价观念、评价方式方法、考试评价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和重点内容,它直接决定教和学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内容,既是学科教育的指挥棒,也是检验新课程实施质量的晴雨表,还是让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助推器。
     
        因此,我们抓住落实《深化行动方案》的契机,牢牢牵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这个“牛鼻子”,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与发展,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形成和体现出的整体性、情境性、过程性、内隐性等特殊性,引领学校和教师建构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准绳、以表现性学业评价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新体系,并通过在精简评价设计、改进结果评价、实施表现性评价、强化过程评价、以评促教促学、提高评价效率等方面综合施策,着力促进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设计与实施的“五大转向”(即评价目的由用分数贴标签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内容由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素养发展水平、评价形式由偏重终结评价转向突出过程评价、评价标准由一把尺子量到底转向体现个性差异、评价主体由权威一锤定音转向多元合作育人),使之成为学生素养落地、道德生长、全面发展的指挥棒、晴雨表和助推器。
 
       比如,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业质量评价的设计和实施。由该单元的人文主题(即家国情怀)和语文要素(既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写书信)及内容特点(选编的《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每篇内容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可知,该单元是课程育人、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极好资源和重要依托。
 
     为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学业质量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紧扣教学目标任务、着眼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并基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真实性、综合性、任务性、表现性、语用性于一体的学业质量测试问题或核心素养表现性任务(如给自己熟悉的身边先进人物写书信等),以启发学生调动阅读与生活积累及知识技能,自主而有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所学所获、真情实感,从而表现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情。
 
       这启示我们,有效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要避免过于单一、偏向客观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创新设计表现性、综合性问题或情境任务,以利于教师通过学生外显的文字(行为与表现)来透视出内隐的水平与素养。
 
     同时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又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所以无论是教学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价,还是阶段性、终结性评价,都应注重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及表现特征,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及基本学情,灵活创设真实性、表现性问题或情境任务,切实增强任务或问题的针对性,突出检测的准确性,以凸显学业质量评价的发展功能,发挥其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教师研培中心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