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文化新动向 >
浙江大学新阶层EMBA研究生班走进江南铜屋
时间:2016-12-01   来源:中国时代艺术网   作者:admin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近日,浙江大学新阶层EMBA研究生班70余位同学兴致勃勃参观了江南铜屋,绕有兴趣地听了“铜雕泰斗”朱炳仁先生做的“铜与生活”的演讲,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的铜文化,工艺之精湛,精妙大气,活灵活现,独具气吞山河之势,令人叹为观止。



    金碧辉煌之间,传达的是建筑蕴含的文化,渗透着铜建筑的个性特点,民族精华的传承,使得建筑也像优秀的古典诗词一样充满诗意,并有机地融入世界文化,焕发出奇光异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金殿般,被眼前的景观所震撼。
 


 

  江南铜屋收藏陈列了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青铜器珍品和近代当代铜雕艺术品以及文献资料。共有藏品1215件,分五大类展出。因为博物馆整体风格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加以呈现,回廊穿连,厅楼叠筑,铜光闪烁,古朴华贵,被誉为“江南铜屋”。

  
    “朱府铜艺”源于清同治末年(1875年),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朱炳仁的太祖父朱雨相,在绍兴设立了第一代“朱府义大铜铺”。朱雨相儿子朱宝堂将其更名为“瑞昌铜店”,设在绍兴北后街。后来,朱宝堂儿子朱德源举家迁到杭州,在杭州的打铜巷开始了专门研究铜艺书法之路。上世纪80年代,“朱府铜艺”传到朱德源长子朱炳仁手中,再传至朱军岷,已是第五代。

  
    2002年,绍兴北后街改造,朱家老铜铺拆掉。当时,朱炳仁就在现场,看着一块块瓦、一根根梁拆下来,他非常触动,“老铜铺就这么没有了”。就在那时,朱炳仁萌发了一个念头,要重建一个跟老百姓亲近的铜屋。2004年,朱炳仁父子开始在河坊街建造“江南铜屋”,历时三年建成,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铜屋的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是铜质结构,设有多个展厅和一个陈列馆,分别是:序厅、民居厅、佛教厅、建筑厅、二楼夹层厅和朱炳仁当代艺术作品陈列馆。

    铜屋凝聚了“朱府铜艺”五代传承人的匠心,这里陈列着“朱府铜艺”的典型代表作品:雷峰塔揭幕时的牌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铜艺术品、朱炳仁和朱军岷当代熔铜艺术作品等,还有从传统到现代各种铜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献资料。(完)

(编辑:张曦)




严正声明:
1、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旨在为网民朋友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权益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2、在本网所发稿件凡涉及经济类的信息,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各位网友一定仔细辨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3、本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同时请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及作者。
4、擅自使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