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园地 > 经典随笔 >
王家惠:《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
时间:2018-11-16   来源:中国艺海网   作者:王新 建波  点击: 次
     从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唐山大地震》到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曹雪芹》再到《红楼五百问》,每一步著作都堪称是艺术创作的丰碑,在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作家王家惠用心灵笔端诠释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别样艺术情怀。

著名作家王家惠先生在创作时留影

王家惠先生每一部巨著倾注的都是人性与世俗完美的契合,《唐山大地震》成功拍摄,堪称是扣人心弦,如临其境,人们通过王家惠先生与关仁山先生的大手笔了解了那场惨绝人寰的自然灾难,而电视连续剧《曹雪芹》唤起的是观众对红学的高度关注。
 

匠意执着,笔耕不辍,王家惠先生创作的论述性巨著《红楼五百问》在读者中再次掀起“红学”探究的高潮。谈及《红楼五百问》的创作,做为红学专家的王家惠先生平静的告诉笔者,《红楼五百问》的每一问都是通过红楼梦巨著加以论证的,在追溯“红楼”史的生活切片时,首先肯定《红楼梦》并非出自曹雪芹的自传,曹雪芹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我们根本不能准确驾驭那个时代的点滴生活,只能客观的从每一段文字乃至每一个章节里推敲其背景生活,总体说,红学早已经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显学”,名家如林,且延续了二百余年,要在这里说几句别人没说过的话,实在不易。

 

王家惠先生先生创作的《红楼五百问》

在业界内外高度关注红学的时候,《红楼五百问》与王家惠先生再次被推向艺术巅峰,各大媒介竞相以不同版面、不同方式争相报道,王家惠先生之于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成功为文学与学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灵魂不断升华的基础上,他的作品是艺术性、思想性和哲学性的完美融合,有人说任何理论性的创作都是不能脱离生活载体的创作,于王家惠先生而言,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该赋予生活的真实一面,文学艺术本身就是生活的回放和缩写。
 

乔布斯说过,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它本身就能引领潮流,王家惠先生的《红楼五百问》探究的红学艺术是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的一部史诗般巨著,它有别于商业化的文学创作,有别于随波逐流的泛泛之作,以洋洋洒洒一百六十八万字的篇幅,写出了红楼梦的本来面貌,还原了那个时代从语言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远见卓识的视角,颠覆了许多长期流传的所谓定论,这是一代名家创作最成功之处。

本文作者王新与王家惠先生进行访谈时留影

一位业内人士在谈及王家惠先生的《红楼五百问》时说过,捧读这部巨著时感悟颇深的是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缔造了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扛鼎力作,王家惠先生做为文坛当代名家,写出了这样经得住推敲的旷世之作实属罕见。

王家惠简介:王家惠,河北唐山人,著名作家、红学家。著有《唐山大地震》(合作)、电视连续剧《曹雪芹》、《红楼五百问》等。现为: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剧作家、红学专家。(完)
 

(编辑:张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