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经济观察 >
天门市通过编撰人才名录 推动资智回乡创业
时间:2025-04-24   来源:未知   作者:编辑  点击: 次
          据来自天门市人社局的消息,今年来,天门市大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资智回乡各项决策部署,市人社部门充分挖掘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创新编撰在外人才名录,为在外人才回归创业、回乡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4月中旬,已收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超过1.2万名。

着眼发展大局,创新收录思维。立足服务天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开展在外人才收录。首次区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收录,人才分类更加明确,人才收录更加精准;首次依托微信小程序“天才码”,实现在外人才线上自我推荐和主动填报;首次同步推进实体书、电子书出版和数据库建设,实现在外人才动态管理;首次专门收集侨乡侨情和海外人才,体现了天门特色、天门亮点;首次推动在外人才数据与天门人才数据、相关部门数据互联互通。

全面开展摸排,推动应录尽录。全面发动乡镇、村社、市直部门、商会及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量不漏一人。对乡镇,以村、社区为单位,排除在家人员、在外读书学生、在外务工人员,按照户籍人口一个不漏填报,分市乡村三级建立在外人才名录。对全市各单位发放在外人才信息摸底统计表,每名干部职工逐一填写,由单位汇总报送。向所有外地天门商会发出工作函,商请摸排在外人才,并给予支持。向市领导发出在外人才推荐函,带头摸排在外人才。通过一系列措施,市级收录人才同比上版名录净增超过50%,乡镇、村社也分别建立了本级名录,收录了数量不等的在外人才。

尊重在外人才,提供温馨服务。以天门市政府名义发布《致天门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感动和团结了广大在外人才,引起了大量转发和良好反响。坚持多联系、多服务、多关心,坚决防止在收录过程中打扰在外人才,增加人才负担。主动通过官网、新闻、熟人等渠道摸排和核实人才信息,最后通过短信与本人确认,尽量避免多头、多次打电话,给人才带来困扰和不便。结合名录编撰,了解人才需求和困难,帮助人才解决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共赢发展。建好用好在外人才名录,服务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实现个人事业与家乡发展的共赢。天门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回乡创业一系列政策,成立资智回乡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人才、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要素,全力支持回乡创业,全市回乡创业成为主流、回归企业成为主体。近2年每年回归市场主体超过3000家,回乡创业就业人员超过4万人,特别是服装电商行业回归势头迅猛,己成为全市重点产业和重要就业、富民产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