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经济观察 >
多地将新市民纳入惠民保服务范围
时间:2022-10-12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冷翠华  点击: 次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今年3月4日正式发布至今已逾半年。

  这期间,各地银保监局等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出相关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

  从保险业来看,如今越来越多的惠民保已将新市民纳入保障范围。这是保险业更好服务新市民的重要体现之一。不过,业内人士也提出,目前通过保险工具来化解风险的新市民整体上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保险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但也正因为此,新市民保险更要讲究针对性、普惠性。

  “监管+企业”联动发力

  《通知》定义,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3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目前我国新市民约有3亿人。

  为了贯彻《通知》要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各地银保监局以及各大保险机构等积极行动。例如,9月15日至10月15日被确定为深圳市“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而在此之前,深圳银保监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化出37项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举措。

  据了解,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和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目前已分别与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北京市快递协会建立联系机制,搭建三个对接平台,设计并提供新市民专属化的金融服务。

  此外,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面向快递骑手家属、建设工人等重点人群,推出一揽子保险保障方案,健康保障方案包含意外、重疾、身故等保险责任;又例如中国平安针对新市民融资条件受限等痛点,持续丰富“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平安产险针对新市民群体流动性强、就业灵活,特别设计了“心安·务工意外险”系列产品,平安寿险则推出了“心安·百万医疗险”,为新市民提供“医疗费用支付+就医服务”一体化医疗解决方案。而就在不久前,人保财险雄安分公司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于9月17日正式启用,为雄安新市民提供八大专属暖心服务。

  惠民保惠及新市民

  惠民保作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此前主要面向各城市的基本医保参保群体开放,但今年陆续有多个惠民保将新市民纳入了承保范围。

  例如,2022版“沪惠保”面向在抗击疫情中贡献突出的物流配送、外卖快递等行业,以“企业对接、个人自愿”为原则将新市民纳入承保范围。

  浙江银保监局指导保险机构积极创新保险服务模式,将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拓展至新市民群体,如杭州“西湖益联保”新市民投保占比已超20%。

  据众托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7个惠民保项目支持新市民人群参保,初步估计新市民人群参保数量超过3000万人。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越来越多“惠民保”开始将新市民纳入承保范围,这既扩大了惠民保的参保人群,又改善了“风险池”人群分布,进一步增强了普惠性和规模效应,同时,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市民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

  龙格认为,扩大保障人群是惠民保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拓展新市民参加惠民保,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参保率,另一方面为保险惠及新市民做出了示范。“可以预见,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惠民保将新市民人群纳入投保范围。”龙格表示。

  水滴公司普惠保险部副总经理赵亚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同城市对新市民的定义不尽相同,惠民保是否向新市民群体开放,一方面要考虑是否为劳务流入型城市及流入人口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定制化设计产品;另一方面要考虑项目所在城市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的便利性,如果不支持异地就医医保实时结算,在服务效果上就可能大打折扣。

  提升产品普惠性便利性

  《通知》发布以来,保险业服务新市民取得积极成效,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服务方面,服务新市民,保险业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赵亚鹏认为,目前市场上针对新市民的产品主要是围绕养老、误工损失、意外伤害、健康保障等方面的保障需求来设计的,与面向一般人群的保险相比,这类保险责任设计更有针对性,缴费方式更灵活,推广销售更精准,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了很好的补充保障。但同时需要关注的是,针对新市民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仍有待丰富,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新市民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保障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会释放出更多的保障需求,保险服务也需要持续深化和迭代。

  他同时表示,要推动保险更好服务新市民,一是产品和服务要更“接地气”,在产品设计上降低投保门槛,提升保障范围,定价普惠,提高性价比;同时,提升保险条款的通俗化和投保/理赔流程的简便化,优化客户体验。二是要推进政府、险企以及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合作。三是要提高保险科技应用。新市民群体就业灵活,具有更强的潜在流动性,这对保险产品的风险控制、跨地域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运用大数据、AI等保险科技,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严正声明:
1、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旨在为网民朋友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权益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2、在本网所发稿件凡涉及经济类的信息,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各位网友一定仔细辨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3、本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同时请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及作者。
4、擅自使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