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聚焦新市民重点领域金融需求,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细分服务群体,加大金融供给,强化产品创新,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切实增强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2023年末,辖内银行机构覆盖新市民信贷产品178个,贷款余额达947.27亿元;辖内主要保险机构覆盖新市民保险产品达500余个,为新市民提供定制风险保障255.78亿元。
量身定制产品,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指导我市银行保险机构针对新市民收入不稳定、保障不全面等金融痛点,创新定制多款专属金融产品,满足新市民多元化金融需求。
落地辖内首款新市民意外险。聚焦新市民社会保障参与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特征,协调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科技支持,指导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设计开发低保费、高保额的新市民专属意外保险产品,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身份、位置验证,于2023年11月末在“我的常州”APP端上线,目前已为新市民提供风险保障850万元。
拓展新市民专属卡片特色功能。推动江南农商行延伸“常新享”品牌借记卡各项权益,在“常新享”持卡人享受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开卡费、补卡换卡费、ATM跨行转账手续费等费用全免基础上,发行专属储蓄存款产品。2023年,累计发行3期新市民专属储蓄存款产品,存款余额达2018.29万元,江苏常州银行业保险业助力新市民点亮美好生活。
优化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指导银行机构优化放贷流程、转变放贷理念、用活信贷产品。如江南农商行将“阳光新市民贷”贷款额度提升至最高200万元,“常新享”持卡人额外再享有贷款利率优惠。至2023年末,“阳光新市民贷”贷款余额5.86亿元,比年初增加3.56亿元,为5626名新市民发放“利息抵扣券”,涉及贷款金额7.4亿元。
托起新市民保险保障。太保寿险常州分公司经办新业态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对家政服务、外卖及货运等平台企业进行保险知识培训和政策宣导,推动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单独工伤保险。2023年该分公司服务新业态企业79家,参保新业态就业人员6059人,实现商保与社保、工伤保险的无缝衔接。人保财险常州市分公司聚焦就业、居住、出行、健康和综合类五大领域保险需求,推广“新市民关爱保”小程序,上线34款产品,并通过“安享常在”服务型家财险产品整合第三方家居生活服务资源,以客户出险后“赔服务”代替“赔现金”,为新市民提供更多可选择、更便捷的服务方案。
加强金融供给,点亮新市民美好生活
“安居”“乐业”是新 市民群体立足新城市的基本保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引导我市银行保险机构强化重点领域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新市民群体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
加强重点人群服务。联合市住建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业务经办银行的管理,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和新能源之都建设,推动银行机构助力“龙城英才计划”新能源专项,加大对产业工人创业和消费的支持力度。至2023年末,主要银行机构“富民创业贷”贷款余额达11.73亿元,带动就业15746人次;“苏岗贷”贷款余额47.18亿元,稳定就业人口达3.8万余人。
加强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助力“青春留常”项目建设。至2023年末,辖内银行机构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余额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8.57亿元。全市五星级人才公寓基本实现金融支持全覆盖,已为2家五星级人才公寓提供信贷8.65亿元。支持开展公积金“青春留常”工作,为常州13所高校6758名应届毕业生发放开户补贴202.74万元。建设银行常州分行联合市公积金中心和常州地铁集团开展“人才公寓直联提取公积金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实现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直联支付人才公寓租金,已为605名地铁员工提供金融服务。平安财险常州中心支公司推出“出租无忧”“火灾保”等家庭财产保险,为980户家庭提供25.2亿元风险保障。指导保险公司稳步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满足新市民多样化领取需求。至2023年末,共销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1191件,涉及保费2102.13万元。
丰富新市民消费供给。指导江南农商行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2023年5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市民专场消费扩容活动”,惠及新市民超1.7万人,发放各类补贴近10万元。至2023年末,主要银行机构投入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方面金额近6000万元,开展活动达800余次,有11家银行机构新市民消费贷款利率低于3.5%。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完善客户服务体验
为持续提升新市民群体的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一方面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广金融业务电子化申请和办理,优化新市民贷款业务流程,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设置新市民服务专区。
推动成立常州市首个新市民金融服务站为新市民提供助农取款、远程银行、人社服务“就近办”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开设新市民专属服务窗口197个,专门为新市民提供政策宣导、业务咨询和服务对接。指导银行机构发挥信息技术、数据和渠道优势,细分新市民群体,并为新市民匹配合适的金融产品。
在为新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我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将新市民作为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线上多媒体平台、线下“五进入”的方式确保监管政策、产品服务、权益保护宣传到位,帮助其提升金融素养、普及金融知识、树立理性金融消费观念。2023年,累计开展宣教活动1711次。(徐杨 金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