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江 读懂中国:第四届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圆满落幕_湖北新市民网-关注新市民 创造新生活


沿着长江 读懂中国:第四届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圆满落幕
本网2023-09-02作者:王义明 王炼点击: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指引,并秉承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指示精神,由湖北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15家省级公共图书馆联合主办的长江读书第四届讲书人大赛应势而为。大赛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魅力新长江 和美新生活”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弘扬长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长江流域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矩阵功能,展现长江流域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为广大讲书人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的舞台。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通过弘扬长江文化,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能砥砺民族精神,凝聚起全民族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讲书人大赛的举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阅读优良传统,又践行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讲书人大赛概况与亮点

        近年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长江流域文明,提出了“沿着长江读懂中国”这一理念。2019年由湖北省图书馆创办的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几年来影响逐步扩大,已成为一个由图书馆界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国知名文化赛事。去年的讲书人大赛共有全国5000余人报名参赛。

      本届讲书人大赛自4月2日在安徽安庆启动,各省各地图书馆走进机关、高校、企业、社区、乡村,广泛招募讲书人参赛。来自20余个省的6300多名选手报名参与,收到近5000个视频作品。讲书人们以线下比赛、线上直播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讲好长江故事,推介长江文化。

       讲书人们用不同的形式和视角,讲述了长江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态等丰富多彩的故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经过了激烈的赛事选拔,最终有31名选手从全国63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来到总决赛角逐金、银、铜奖。
       大赛还邀请了各地图书馆馆长和专业评委组成了决赛评审团,他们严谨认真地对选手们的现场表现进行评选,其中,白羽、左朋等10名选手荣获了本届讲书人大赛金牌讲书人称号,卢学倩、毛学钰等10名选手被评为银牌讲书人,马苗、李梦婷等11名选手被评为铜牌讲书人。
 
     大赛期间,各地图书馆为参赛选手提供了线上培训、微信群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支持。通过主办方提供的17场线上培训视频和30多个微信群,众多选手在这里互相学习、交流心得,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与竞争氛围。来自第三届讲书人大赛的获奖选手还担任各微信群管理员和教练,通过阅读和讲书视频的分享,带领、陪伴、鼓舞着每一位选手从初赛、复赛直至决赛。
 
       讲书人大赛的举办不仅为长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界主导的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和文化赛事。大赛搭建了一个展示讲书人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关注、认识长江文化,同时也发挥了图书馆人“启民智 传文明”的作用。在未来,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将继续传扬长江文化,培育更多的讲书人,为长江地区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故事分享与文化贡献
 
       在这次讲书人大赛上,精彩纷呈的讲书讲演,给线上线下所有的观众和读书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由31位讲书人带来的故事,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展示了长江沿岸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在近两个小时的比赛中,来自青海的选手卢学倩通过自己对《河源清澈》的解读,带领在场的观众领略了三江源地区儿女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无私奉献与努力。湖北省选手李梦婷分享了她对《这里是中国》的阅读体会,从书中讲述的中国各地的特色风土人情、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中,深入挖掘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引领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宽广与多样。黄石十五中教师左鹏则通过《钢的城》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大冶钢厂工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崭新风貌。湖南图书馆选手贺珍芳则以《当代神农袁隆平的故事》为线索,激发人们对科学家和劳动者的敬意。
      从这些讲述中,我们既看到了长江流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这些鲜活的故事分享,展示了讲书人们对长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同时也启发我们要珍惜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血脉、内化为我们的精神内核,才能把这些传统价值传承下去,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大赛建设了一个传承与发扬长江文化的舞台,我们相信,未来的讲书人们在这个平台上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长江读书节的到来。
 
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充满着传奇色彩。从古至今,不同的时代背景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构建了一个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文化体系。长江沿岸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间传说等,为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厚重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自强、创新、繁荣的动力源泉,也赋予每一位热爱长江的人更深的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面临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冲击,大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长江文化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将“活态”的传承观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承长江文化。
 
       政府机关、文化机构、学术界等各方力量都在努力推动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严格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法,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举办长江文化节、读书活动、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长江文化的魅力。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技相结合,创新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在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我们都应当认识到长江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血脉的承载,是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继承发扬长江文化,我们将有望在新时代谱写出更为辉煌的篇章。
 
      长江,是中华文化繁衍发展的主要摇篮之一。从古至今,长江两岸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和璀璨的文化成果。如今,面对崛起的中国和全球化的背景,我们要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弘扬长江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能量。

大赛的影响与未来展望

       随着全国各地讲书人的热情参与以及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将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的文化建设、传承与发展。本次大赛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的竞技平台,让优秀的讲书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引领读者全面了解长江文化,激发人们对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大赛将继续壮大,吸引更多优秀讲书人参与,助力全民阅读运动深入推进。同时,大赛将进一步促进长江流域各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长江文化繁荣发展。未来的大赛不仅将关注长江流域的优秀优秀传统文化,还将关注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引导公众从历史、人文、自然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长江,积极传播绿色、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

        此外,大赛将持续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创新,推动讲书人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展示长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文化力量。讲书人大赛一直都是面向全国的,每年的选手也不仅限于主办省,未来的大赛将继续借助各类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现代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江文化,主动传播长江文化。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源源不断地滋养和支撑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通过这样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讲书人大赛,我们期待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唤起人们对长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为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多的贡献。

阅读的力量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阅读成为了人们更加亲近的知识来源。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我们不仅能够了解长江流域的各个方面,更能够通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激发我们内心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阅读能陶冶情操、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调适心理”,阅读具有独特的力量,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启迪人们的智慧,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了民族的智慧、信仰和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阅读文化传承,认识祖先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长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其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和讲书人的传播,我们可以让长江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辉。让我们继续用阅读的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激发后人对祖国、对民族的敬仰,共创文明新篇章。王义明 王炼) 



特别声明:
1、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旨在为网民朋友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权益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2、本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同时请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及作者。
3、联系电话:13071284476(微信同号)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热点新闻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