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谈深化“放管服”改革,传达了什么信息?
财富2021-06-03作者:张亚卿点击:

 

        2021年 6 月 2 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再次强调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和发展空间。

     过去有一个说法,“大树底下,寸草不生”。为什么要加强反垄断执法?因为垄断的结果就是一家独大,其他市场参与者很难生存。正如在互联网平台经济不断的扩张下,在各大资本“一分钱菜”“一元搭车”的低价倾销市场策略的冲击下,菜市卖菜的太婆没有办法摆摊,出租车司机入不敷出,个体经营者无论如何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加强创新,依旧无力对抗强大的资本,慢慢的市场也就没有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只好关张歇业。

      所以,反垄断是促创业、保就业的重要经济政策调剂工具。反垄断是斩断资本无序扩张之手的利剑,保护和促进不同体量、不同规模的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只有大家都能活,市场主体基数大、活力强,才能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商机。

     加强反垄断执法,才能破除一些产业领域的僵局、死局。小到餐饮外卖,大到汽车销售、二手房交易市场等等,在资本优势成为市场竞争优势主导地位的领域,“一家独大、几家巨头”的业态,只会导致消费者福利受损、民生被资本裹挟。只有大刀阔斧的展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营造公平竞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森林经济生态环境,才能确保企业各自发挥各自不同优势,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价格、增加便利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公司”应该求技术创新,而不是拘泥于商业模式、销售模式创新。垄断导致垄断者往往不去搞技术创新就可以挣到大把的钱,看到确有技术创新的创业项目就很容易过去把他收购了,据为己有,加以控制,达到不让他超过自己的目的。资本在市场中能躺着赚钱的时候,绝不会站起来去进行突破和革新。

      应该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让更多创业者大胆、放心地投入到创业和创新中去。

       此外,通过反垄断执法,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公平高价和不公平低价、人为限定其他市场主体价格的市场乱象,让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归市场说了算的正轨,在市场定价领域让市场本身来调控价格,配置资源,而不是少数的大企业来人为控制价格。

       反垄断,可以做到稳价、保供、护民生,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循环。只有打破垄断,才能使全国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要素资源有序流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因新冠疫情受到根本性挑战和大变局的情况下,深入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营商环境、技术创新环境,让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就在前几天,5 月 26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再次提出了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双反”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双反”执法常态化,“反垄断”深入经济领域,规范市场秩序,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内循环,增强外循环竞争力。

      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需要认真对照中国法律尤其是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倡导的公平竞争模式进行。企业抓住机会,自我审慎检视,优化再造商业模式,提质增效,确保竞争合规,是新时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同时,小微企业要发展,遇到垄断,也要敢于和善于运用反垄断法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刺穿“垄断”,突破包围圈,还原生存空间,争取参与竞争的机会,达到公平良性竞争,从而取得生存和发展机会。 


     
张亚卿: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1996年开始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持续至今。曾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会展、智能制造、汽车、地产开发等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为省级和市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咨询意见。
 
     张亚卿律师是湖北省策划行业协会法律顾问、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创业导师、武汉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专家、2020年被评为“武汉抗疫表现突出民建会员”。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热点新闻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