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信息大汇 > 财经在线 >
央行为扫码支付“立规矩” 支付巨头恐受影响
时间:2017-12-2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岳品瑜、程维妙、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据北京商报消息:遍布大街小巷的扫码支付,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准入门槛太低、安全隐患滋生而受到监管关注。12月27日,央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文件,不仅对业务资质要求、规范条码生成等进行明确,也对扫码支付进行了限额管理,同时对“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做出警示。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实施有利于市场参与者之间展开公平竞争,但支付宝和微信恐受较大影响。
 

  条码支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12月27日,央行在官网公告中一口气挂出三份文件,分别为《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及配套印发的《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这三份通知和规范主要措施有五条,首先就是确立资质门槛,强调业务资质要求,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一位支付机构内部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监管曾叫停过二维码支付,之后又放开,但一直没有专业规范出来。因此,之前支付机构开展二维码支付还是打着擦边球,现在专业规范出来,支付机构也有了保障,一些违规开展业务的二清机构也将被清理。
 

  门槛确立后,央行重申了清算管理要求。针对部分支付机构与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支付机构直连进行商户拓展等现象,央行此次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同时央行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规定中关于风险防范能力的分级,对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归纳来说,风险防范能力分为A、B、C、D四级,最高的是A级,可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最低的是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B、C档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上限分别设定在5000元和1000元。
 

  另外,以同一个身份证件在同一家收单机构办理的全部小微商户基于信用卡的条码支付收款金额日累计不超过1000元、月累计不超过1万元。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称,小微商户在特约商户审核时享受绿色通道,也成为部分不法分子实施信用卡套现、虚假交易的重要渠道,新规能够有效防范这类违规行为。

 

  对于央行此次确立资质门槛,并设置分级限额管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因为条码支付近两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条码支付主要针对的是线下消费支付,近两年发展得非常快,无论是大型商场、酒店,还是小型便利店、路边小摊,甚至是乞讨者都用起了二维码或条纹码支付方式,虽然非常便捷,但是准入门槛太低,安全隐患非常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追求业务发展速度,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违规发展商户,加剧了套现、二清以及外包管理不到位等收单乱象。

 

  在本次新规中,央行明确提出“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
 

  薛洪言表示,支付本就是微利业务,中小支付机构无力补贴市场,站在监管机构角度,部分机构采取“烧钱”、“补贴”等方式拓展市场不利于整个支付生态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但在支付机构内部人士看来,这个很难执行。该人士表示,不少支付机构巨头已经发展了庞大的生态供应商,它们的合作伙伴主要有两类:线上支付合作伙伴以及线下支付合作伙伴,支付巨头也会将线下推广交给合作的代理机构负责。而监管目前对“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并没有进行明确,“比如一些支付巨头补贴中间服务商,再由中间服务商补贴给用户或者商户,这种补贴方式算不算不正当竞争?目前还没法判定”。
 

  整体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对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支付巨头的影响会最大。刘银平表示,本次条码支付规范影响最大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新规实施之后,有利于市场参与者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对于用户来说,今后线下支付将无法获取补贴,各种优惠活动没有了,但是用户的支付账户会更加安全。(完)

(编辑:李远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