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头条新闻 > 中国新闻 > 中国社会 >
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给段双奇的12万件农耕老物件找归宿
时间:2018-06-01   来源:豫网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2018年4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给相关负责人建议,妥善安排段双奇的12万件农耕老物件,使耕读文化、耕读文明代代传承。
 

1.jpg

  5月30日,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段庄村临时安置区,院落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已经断电断水,大多已人去房空,最引人瞩目的唯有该安置区里临时的“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该馆墙壁上贴着红色的标识,门前堆放着传统农耕器具。
 

  已入花甲之年的段双奇,提起农耕文化,滔滔不绝,从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到对农耕器具的保护与抢救,再到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他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段双奇坦言,热爱农耕文化源于他的摄影,为了拍好农村题材的照片,他走遍全国各地,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农耕器具和农耕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的产生,都有关于其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蕴含着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发展史。段双奇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业生产的每一种用具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业生产用的器具逐渐消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建造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让子孙后代能够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
 

2.jpg

3.jpg

4.jpg

  “为了留住乡愁,留住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从郑州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收集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农耕器具。”段双奇介绍,为了他心爱的农耕文化,他付出很多心血,从收购到清洁、保养、存放等,最少要过他9次手。为此,他也花费大量的钱,为了得到农耕器具,不惜卖掉自己的轿车,花掉自家的拆迁补偿款和承包土地的收入,共投入数260万元。
 

  正当段双奇的“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得到当地群众认可和喜爱时,他所在的村子要拆迁了。面对房屋的拆迁,段双奇也和村民一样迁到临时的安置区。从此,段双奇开始为他收集的农耕器具寻找安家之所,毕竟安置板房不能成为农耕器具稳定的“家”。
 

  两年来,为了给他心爱的农耕器具有一个“家”,段双奇四处奔波,却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安置区的居民回迁已接近尾声,这让段双奇犯了难:这些农耕老物件该往哪里去?面对困境,段双奇面露愁容,但他表示,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传统农耕文化会有很多人喜爱的,相信他所收集的12万件农耕器具会有好的归宿。他也希望有识之士,共同为这些农耕器具找到合适的归宿。(完)
 


(编辑:张鑫)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