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头条新闻 > 武汉新闻 > 武汉社会 >
武汉“声呐电子眼”上线专治乱鸣笛
时间:2018-05-25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魏娜 高梓健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每天早上很多市民还没起床,就被小区内外的排队不耐烦的车辆按喇叭吵醒;居住的小区靠近主干道路口,早晚高峰期更是被频繁的喇叭声严重干扰生活。有市民打电话向武汉晚报反映:武汉市不是禁鸣么?为什么按喇叭没人管?记者从武汉市交管部门获悉,新上线的声呐设备,有望成为机动车乱按喇叭的“天敌”。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武汉首个针对“鸣笛”取证的声呐定位抓拍系统 通讯员高梓健 摄
 
  转弯、变道、被阻挡
 
  最容易按喇叭
 
  家住保利花园的郑先生向记者抱怨,每天早晚高峰,关山大道与创业街十字路口都会交通拥堵,一些司机蛮喜欢频繁按喇叭,有的连续按一分钟左右,噪声吵得附近的小区居民实在受不了。有些司机以为按喇叭别人会礼让,可有时越按别人越不理。这苦了周边的居民和行人,深受噪音侵扰。
 
  记者在多条主干道观察发现,部分司机对禁鸣标志熟视无睹,喇叭声不绝于耳。转弯的、变道的、超车的,按着喇叭一路前行,特别是在车辆排队或被其他车辆阻挡的情况下,喇叭声不绝于耳。
 
  “乱鸣笛”听得见看不见
 
  曾是执法难题
 
  2005年7月,武汉中心城区全面实行机动车禁鸣,违禁者将被处以罚款。政策推行后不久,武汉逐渐安静下来。但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道路施工频繁,闹市中的汽车鸣笛声又有了抬头之势,这与交管部门对机动车禁鸣违法取证难也有关系。
 
  交警告诉记者,对乱按喇叭的机动车处罚存在三个难度——
 
  首先取证难,光凭听声音去查处这些违法车辆很困难,即使民警听到有人开车鸣笛了,但并不一定就能确定是哪辆车;
 
  其次,对违法车辆处罚还需要举证,鸣笛不像违停、闯红灯等可以以照片为证,需要提供固定证据;
 
  另外,警力有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违法行为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还带有很大的隐蔽性,需要投入大量警力。
 
  据了解,对于乱按喇叭的司机,执法交警大多数情况只能对车主进行教育。
 
  “声呐电子眼”抓乱鸣笛
 
  铁机路一天93辆车被拍
 
  24日,武汉晚报记者从武昌区交通大队获悉,为了严管机动车鸣笛的乱象,在铁机路设施了声呐和电子抓拍设备,一天最多抓拍了93辆乱按喇叭的车辆,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展示”车牌,经过两周时间的试运行,效果明显。
 
  据介绍,抓拍系统通过声呐采集设备对鸣笛的车辆声源进行精准定位,再通过关联的相机进行抓拍取证,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生成违法抓拍数据。一条违法数据由4张图片组成,分别是1张车辆全景图片、1张带有声源显示的图片、1张车辆近景照片和1张车牌的电子放大照片。
 
  据了解,该声呐系统不仅采集喇叭声音,还采集声音频率,每一辆车的喇叭频率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汽车喇叭的声音频率,与大多数噪声不太一样,因此识别错误概率很小。声呐识别系统能根据每个车道进行识别,从哪个车道传来的声音,声呐系统都能进行识别定位,最大识别范围能达到120米。在禁止鸣笛路段,鸣笛就会被记录下来。
 
  此外,不论分贝高低,只要鸣笛就会被抓拍系统记录,也不论按了几声,持续了多长间,只要经过禁止鸣笛路段鸣笛,就会被抓拍,声呐系统能够判断出具体车辆的违法行为。
 
  同时,对采集到的鸣笛过程进行录像,可完全再现鸣笛全过程,包括鸣笛声音、次数、时间长度、地点等信息,为处罚提供可靠的数据,使处罚更加准确有效,被抓拍的车牌后会显示在路口的显示屏上。
 
  交警提醒
 
  遇紧急情况可鸣笛示意
 
  违法鸣笛罚2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据了解,武汉交管部门对违法鸣笛的车辆处20元罚款。但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全国各地处罚略有不同,大部分是罚款,不扣分,比如在上海会被罚款100元,广州罚150元,长沙罚100元,南京、杭州、长春罚50元,而在深圳驾驶机动车在禁止鸣喇叭区域、路段鸣喇叭的,会被处以500元罚款。
 
  交管部门同时提醒,有些情形鸣喇叭是可以的比如警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断续使用警报器。机动车驶近急弯或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遇有紧急情况等情形下应鸣喇叭示意的,不受禁止鸣喇叭的限制。(完)

(编辑:俞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