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三农资讯 >
警方提醒:这五类疫期诈骗方式谨防上当受骗!
时间:2020-03-07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彭小萍 李宗吾  点击: 次
       

       湖北新市民网讯:3月6日,湖北省公安厅通报疫情期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果,公布五类主要诈骗方式,提醒群众谨防上当受骗。

    通报称,1月23日以来,湖北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疫电信网络诈骗案276起,抓获嫌疑人56名,涉案金额2331万元。


根据湖北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总结的查处打击情况看,易发多发犯罪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诈骗:一是利用贷款诈骗,约占发案总数33%;二是涉疫物资销售诈骗,约占发案总数14%;三是兼职刷单诈骗,约占发案总数11%;四是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约占发案总数7%;五是冒充熟人诈骗,约占发案总数5%。

五类诈骗具体方式你要当心了:

一、利用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手法:骗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冒充银行或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打电话联系,对有意向者先收取手续费,然后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代办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鲁某等人套用固定的话术模板联系受害人,谎称自己工作单位是某银行的合作单位,可以办理信贷卡大额贷款。随后,他们再与受害人微信联系,以交纳定金、激活卡片需交纳尾款为由诈骗受害人。此案受骗群众涉及200多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湖北公安机关已抓获鲁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防范小贴士:凡有小额资金需求的群众,建议通过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需先给保证金或者利息的,都是诈骗。

二、涉疫物资销售诈骗

诈骗手法:骗子通过电话、短信、朋友圈发布虚假信息,自称有大量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出售。群众在迫切需求的心理驱使下,来不及辨明真伪便付费购买,之后骗子就以各种理由不发货或将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陈某、阮某等人分别加入全国各疫情物资采购群,将微信昵称修改后冒充微信微商,添加受害人为好友,以售卖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护物资为由进行诈骗。受害人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付款后,陈某便将其拉黑。陈某等人共作案18起,涉案金额74000元。湖北公安机关迅速出击,将陈某、阮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到案,案件正在办理中。

防范小贴士:疫情期间购买防疫物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所谓的“国外代购”、“特殊渠道供货”等信息,更不要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直接转账,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三、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手法:骗子利用部分群众隔离在家,没有收入来源的急切心理或想赚快钱的逐利心态,通过网页、招聘平台、微信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给额外高额提成。一旦有人上钩,骗子会通过话术诱骗受害人刷单,刷第一单时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饶某组织成员在互联网上宣传虚假招聘兼职广告,使用微信推广某APP,谎称该APP充值可得较高薪酬任务。受害人在充值后即被拉黑。饶某团伙共作案1200余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湖北公安机关已抓获饶某等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小贴士:找网络兼职时,凡是附带要缴纳各种费用和保证金等的,都要留个“心眼”,即使有小额返点,也要谨防“小诱饵钓大鱼”。陌生链接不要点击,陌生二维码不要扫描,不贪小便宜。

四、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手法:骗子利用疫情期间投资理财渠道受限,以某证券或投资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吸引受害人加入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诱导受害人在嫌疑人搭建设立的虚假恒指、贵金属、农产品等期货、现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或以发展“加盟商”为由,引诱受害人进入虚假的交易平台,通过虚假注资、人为操控市场行情的方式,使受害人在交易平台内大额亏损,达到大额获利目的。

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召募一批“荐股话务工”,冒充某证券公司客服向股民拨打电话,以知道“内幕消息推荐牛股”为由诱骗股民进群;再诱导股民进入某虚拟币交易平台。股民入金后,刘某等人通过操控后台造成巨额亏损假象,或等待大额入金后直接关闭平台侵吞股民投资款。湖北公安机关已抓获刘某等犯罪嫌疑人,端掉电信诈骗窝点4个,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小贴士:投资理财要注意自身隐私的保护,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不登录来历不明的网站,选择正规投资机构,牢记“高额回报有陷阱”。

五、冒称熟人诈骗

诈骗手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校延期开学之机,鱼目混珠,潜入家长群中,冒充学校班主任,在群里发布消息或者私聊,骗取家长缴纳学杂费、培训费等,并谎称收款账号为代收老师个人的,打消家长疑虑。

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宁某等3人多次利用QQ添加全国各地的家长群,冒充班主任以疫情期间不便当面交费为由,发布扫码支付780元的书本费、资料费虚假信息进行诈骗,共骗取22名家长17160元。目前,湖北公安机关已抓获宁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小贴士:师生群、家长群要加强群管理,严格入群要求,以防不法分子入群行骗。家长遇到线上缴纳学杂费、培训费等通知,务必电话向班主任老师确认。

湖北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表示,老百姓疫期在家,切记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短信、微信;转账汇款前务必当面或电话确认;任何情况下,不要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如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